管家婆免费马资料

旧站入口管家婆免费马资料企业邮箱管家婆免费马资料加入收藏管家婆免费马资料设为首页管家婆免费马资料微信公众号

管家婆免费马资料

管家婆免费马资料
管家婆免费马资料

管理精粹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华宝 - 管理精粹

工作中如何跳出“鸟笼效应”、不被“想当然”支配? 
发布日期: 2019-03-04    浏览次数: 1226    新闻编辑: 华宝集团
  你会因为家里多了个花瓶而“被迫”买花吗?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建议你不要太自信。我们先看一个故事。

  一、鸟笼效应:依赖惯性,怠慢智慧
  一时兴起,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斯和好朋友物理学家卡尔森打了个赌,詹姆斯说:“卡尔森,你信不信,我有办法最近让你养只鸟?”卡尔森压根没有养鸟计划,不以为然,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
  但是,不久以后,“真香”应验,卡尔森养了一只鸟,詹姆斯赌赢了。事实上,当时斩钉截铁的卡尔森,是被“一只鸟笼”打败的。
  事情是这样。打赌之后没几天就到了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了一只非常精致的鸟笼做礼物。看到礼物的卡尔森当时就笑了,说:“老朋友啊,我就只当这只鸟笼是一件艺术品哈,你就别费劲了。”说完就把鸟笼放在书桌旁。
  谁知道,从那以后,但凡来家里的客人竟然无一例外地问“鸟什么时候死的”,卡尔森不得不一次次解释说自己从来没有养过鸟,在这样的解释之后,卡尔森收到的是客人们疑惑的眼神。一次两次三次四次……无奈之下,卡尔森只好买了只鸟。
  经济学家解释,这是因为“买鸟”比“解释为什么有一只空鸟笼”成本更低,心理学家认为,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鸟笼效应”也会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使其主动去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而身为心理学家的詹姆斯,就是深知并且利用了这种心理因素。
  很多人难以摆脱鸟笼效应,其实是惯性思维在作祟。
  你有这样的体验吗?当进入一家新公司、一个新环境,我们常常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一项工作都认真、仔细地完成,回头还要写下总结、做归纳、复盘得失。
  但是,一旦起初严谨的分析、判断有了一定的成效,或者一件事情做上三五次之后,越来越上手、越来越容易,,我们往往开始了“惯性之旅”。
  惯性某些方面意味着效率,可以复制的岗位效率就代表可以复制的成果,可是作为知识性的劳动者,可以复制的部分毕竟占少数,需要创造力、想象力的内容才更能决定一份工作完成的水准。
  惯性思维在工作中,有时候是“熟能生巧”的效率,但有时候确是“想当然”的懒惰和麻木。依赖惯性思维,就是对智慧的怠慢。

  2.工作中如何跳出惯性思维?
  在《反惯性思维》一书中,作者提出了六大改变看待和体验这个世界的途径,包括反常识、反依赖、反惰性、反定式、反从众、反主观。作者建议我们要跳出惯性思维的陷阱,要发展全面思维,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用灵活思考的方式、求知的多元化思维去应对世界的多变和差异,用创新的思考去突破惯性。”

  1)福特:造汽车,别人成本决定价格,我用价格决定成本
  在福特的T 型车到来之前,汽车还是极少数贵族才能拥有的东西,因为在那之前,汽车的价格在4700美元,不是一般家庭能支付得了的。
  亨利·福特想让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想让美国人民大量消费汽车,就必须得解决售价高昂这个问题,后来老福特真的把售价降到了360美元。
  很多人以为老福特是因为找到了流水线装配的标准生产流程,才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了价格,后来推出了价格低到360美元的 T 型车。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典型的成本决定价格的方式,也是传统的定价方式。
  但老福特不是这样,他觉得,如果成本居高不下,售价却低廉,那就是亏本赚吆喝,为什么要用成本去决定价格呢,为什么不能先顶下价格,再做相应的成本控制呢?于是他先定下价格,再去寻找大规模降低成本的办法,也就是从结果出发找方法,让价格决定成本。
  后来T型车的成功,也证明了老福特的成功,而且这一转变也让汽车开始普及,当时福特 T 型车的产量超过了全世界汽车总产量的一半。

  2)管理学之父泰罗:论比赛,别人执着于训练自己,我执着于改变规则
  管理学之父泰罗也是一个跳出惯性思维的代表,据说他非常热爱体育,但是却因为讨厌所谓的公平竞赛,于是想方设法去创造有利于自己的条件,最终赢得体育比赛。

  怎么回事呢?原来身体条件并不出色的泰罗非常喜欢打网球,于是他就给自己设计了汤匙形状的网球拍,为此,他曾经获得过全美网球赛的双打冠军。

  到了打高尔夫球,他就给自己设计了一种Y型高尔夫球杆,球杆本身就帮助泰罗改善了效率,在自己的能力没那么好的情况下,靠一个杠杆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从而打败了一个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为此他还拿下过1900年奥运会高尔夫球赛的第四名。

  事实上,当时的比赛规则还不像现在这样成熟,泰罗则敢为人先,常常要求改变规则,比赛规则常常因为他的发明创造而被迫改变。有人评价泰罗的思维方式是,我们中国人说的“以巧破千斤”。

  再说泰罗为什么会成为管理学之父呢?因为在1900那个年代里,工业革命下,工厂逐渐走入日常生活,那么整个时代就面临一个问题——怎么管理工人。

  泰罗想到的第办法就是“秒表”,他把时间的概念引入到工作流程中,用秒表来计算工人做件的数量,这样以来,谁的效率低高、谁的速度快,秒表一超、一目了然。

  当大多数人执着于训练自己的时候,泰罗已经敢于跳出鸟笼,来改变规则。

  3)罗辑思维脱不花:拉广告,别人攀关系,我找高管上课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二十年前在一家广告公司打工,那个时候的她没有大学学历,老板给的任务就是拉广告。初出茅庐的脱不花没什么资源,想靠当时行业信奉的“熟人法则”来做业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任务已经在这了,怎么完成呢?

  先找身边可以抓到的资源,比如朋友、同事、同学,然他们介绍潜在客户,请人家吃饭、聊天,想方设法混成熟人,然后看看能不能拉回一个广告?这也许是个办法,而且很多人也是这么做的,也许熬着熬着就熬出了第一单。

  但是常常被人夸聪明的脱不花却发现了其他的方法。把一件看似无关的事情做为媒介,完成了之前定下的“拉广告”的目标。

  怎么回事呢?有一天,脱不花无意间在一家酒店的会议室门口,听到有老师在讲《战略管理》这门课,现在这样的课程的资源,对大多数职场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但是放在20年前,大部分人是没有听过的。脱不花听了几句觉得老师讲的很好,就溜进去坐在最后一排听。

  听着听着,脱不花突然有个想法“这课我爱听,会不会其他人也想听,如果把那些广告客户、高管、老板们集合在一块听课,他们会不会也有兴趣呢?”抱着这个想法,一下课,脱不花就去和老师谈,问哪里还能听到这些课,老师说这课是外企内训,一般不对外公开讲课。

  物以稀为贵,社会上听不到的课程,正好是吸引广告客户极大的卖点啊,于是脱不花就和那位老师商量,来广告公司做内训。

  回到公司,脱不花先和老板汇报了这个“听课、熟识、卖广告”的思路,就开始把之前收集到的名片拿来,一个个打电话过去。

  一般人听到拉广告的电话肯定不爱理会,但是对于企业高管来说,《战略管理》这样的外企内训课,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于是,脱不花就顺利邀请到了很多企业高管来公司听课。

  等到这些高管来了,一方面课程确实好,他们受益了,感觉没白来,就还愿意再来,他们挺感谢脱不花,另一方面,从邀约到接待,整个过程里的全称配合和服务,脱不花通过这个活动,积累了她“拉广告”的人脉资源。作为广告公司,通过课程和脱不花这样的员工,接触到了更多潜在客户,可以说一举多得。

  通过这样的方式,脱不花拉到了广告,完成任务,还积累了社会资源。如果按照惯性思维,找人介绍熟人,再耗上耐心去攀交情,效果会比这样更好吗?费劲吧,毕竟一开始就是冲着交易为目的的,很难结实到真正有效的人脉资源。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如果依然在惯性思维的固有模式里转圈,跳不出思维的牢笼,很难解决更大更难的问题。

  这个故事里,不难看出脱不花确实是个能跳出来看问题的聪明人,但是她自己却说,比起聪明人,更愿意是个明白人。

  明白人,很少在惯性思维里转圈。除了跳出既定的思维定式,明白人更是一群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以前是偶像剧演员,大家都有以为他会在偶像、搞笑、流量小生的路子上走下去的时候,他一转身给大家一个惊喜。

  4)王传君:当演员,别人舍不下偶像流量,我说放就放

  年底大家都在盘点,其中《我不是药神》被多次提及,其实最让我难忘的是王传君在里面饰演的吕受益。戴着口罩、眼窝深陷、眼圈深重、身形瘦削,从外形就有一种晚期病人的样子。但印象中的王传君似乎不是这样。

  在《爱情公寓》里,他是阳光、帅气的日本友人关谷神奇,即便是配角,还是和这部“中国版的《老友记》”一起被大众熟知,但成名也有成名的烦恼。

  王传君坦言“不喜欢”关谷这个角色,对他来说,这个角色并不能实现他深层次的演员梦,很多人会先入为主,认为王传君是没有演技的偶像。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04级表演系本科的王传君,对“演员”这个职业是有敬畏的,他希望塑造出深入人心的角色。

  在《我不是药神》里,为了演好吕受益,王传君先是用每天跳绳4000次的方式快速瘦身,在开拍之前和病人同吃同住来感受角色。等到电影开拍,跳绳的数字变成8000,关键的几场戏,都是在两天两夜没睡觉之后拍的。

  电影出来之后,口碑爆棚,王传君的演技受到观众和行业的一致好评,第14届长春电影节上,王传君还获得了“最佳青年男配角奖”。这样的结果对观众和演员来说,是双赢。但实际上,这样的选择,未必是每个人都会做的。

  和《我不是药神》几乎同档期的《爱情公寓》大电影,走情怀路线,以“原班人马,十年重聚”为宣传亮点,当然会受到一大批粉丝的力挺,无论作品如何,流量、关注度绝不会少。

  选择一个稳妥的、观众熟悉的形象,来赚一波眼球,还是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但不知道会不会被认可角色,换句话说,在观众习惯的成功角色里上升,还是在全新的未知里狂奔,王传君选了后者。

  这是王传君的蜕变。如果关谷带给王传君名气的同时也带给他一种对演技的“认可困局”,那吕受益无疑是王传君的“破局之作”,身为演员的王传君破了自己的局,找到了新的表演方式、得到了认可,开拓了新的角色范围。

  最后,很多时候,说如何不落俗套、跳出惯性思维,听起来又空又大,但放在工作上,不过是换个思路、转个角度的事情。上面这几个人,都把很空的东西变得很实在,他们的故事或许也能帮你理解,到底应该如何跳出惯性思维。

  别人在鸟笼里盲目前行的时候,愿你在鸟笼外欢脱快活。

微信公众号

管家婆免费马资料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福建省石狮大堡工业区
总机:(00)86-595-88900495 / 88989000
传真:(00)86-595-88930501
邮编:362700

©2020-2030 wellabl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管家婆免费马资料     闽ICP备19007904号     网站全程策划与设计:科伟网络